为什么初一、十五要烧香?
每天都可以烧香。有的人不能天天烧香,就可以在十斋日烧香。如果十斋日做不到,那就在初一、十五烧香。这些都是为了方便信徒而教导的方法。关键是要有一颗真诚、慈悲、恭敬的心。
香又称信香。送香就是传递信号。净空大师说的是“传讯”!这也意味着你有信心。香的真义,是浓度的真香!持戒、定力、开智慧,才是真正的修行!另外,烧香不仅是供养佛菩萨,也是供养六界其他众生。鬼界有一种众生以香为食,上香也是供养。鬼界众生的一天就相当于对于人间的一个月来说,初一、十五的香就相当于他们的午饭和晚饭了。
烧香
烧香拜佛的真正意义是表达对佛陀的尊敬、感恩和纪念。去染归净,奉献自己的生命,实现自己的人生。
烧香有四种意义:
一、表达对三者的虔诚和尊敬宝珠以身教一切众生。
2、指在虚空法界中传递信息,受到十方三宝的加持。
3、意思是自焚,向四方焚香,提醒佛教徒无私奉献。
4、表示戒定真香已在佛身燃起,蕴含了妙法。发愿“精进修持戒、定、慧,断贪、噪音、无明”。佛不喜世间大香、贵香,但喜佛身的戒、定、真、香。
三炷香为宜。是指戒、定、慧三足学;亦指供养佛、法、僧三宝。这是最优雅、最文明的烧香、上香方式。香的多少并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诚意。俗话说“烧三香文明,敬以诚心”。一般在大殿前烧三炷香就够了。
点燃香后,应插在香炉的中间。第一香应插在中间心中默念:供养佛,觉知不惑;将香放在右侧,心中默念:供养佛法,正不邪。第三香置于左侧,心中默念:供养僧团,清净无染。
佛教徒认为香与身体的智慧有关。
佛教认为香与人的智慧和德行有着特殊的关系。神圣的,甚至可以散发出特殊的香味。
佛教认为香可以与凡人圣人沟通,是最殊胜的供品。
佛陀在世时,人们以香为供品。佛教认为“香是佛的使者”、“香是众生的使者”。信仰”,所以烧香、上香几乎是所有佛教仪式中的必做之事。来自达虔诚的念经打坐,大浴佛、水陆仪式、佛像开光、传戒、放生等佛教活动,都少不了香火。尤其是婚礼活动,必须以盛大的香火仪式作为序幕。
佛教徒以香辅助修行。
佛教徒认为,香对人的身心有直接的影响。好的香,不仅芬芳、令人愉悦,还能帮助人达到宁静、空灵、灵动的境界,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达到三昧,证悟自性如来。而且,好香的气味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,可以培养人的身心根基,向正善的方向发展。好香犹如正气。如果你能靠近它,经常闻闻它的味道,你将会受益匪浅。因此,佛教徒重视焚香。作为灵性修行的辅助。
佛香的种类非常丰富
由于其高贵而神奇香的本质 其在佛教中的悠久传统,以及其为诸佛说法的神圣性,在当今的佛教中几乎处处“香”。
僧人以烧一炷香的时间来打坐,称为“坐香”;他们围着佛像“绕佛”三七圈。或者更多,如果你在拜佛的同时也练习“走香”,那就叫“走香”。如果围着佛跑,就叫“跑香”;
用剑形的木板来守护和修行,这是称为“精策香板”;刑罚用的,称为“清桂香板”;用于提醒昏迷者的,称为“寻香板”。如果练习者犯了错误,他或她将受到受到“跪香”的惩罚;
佛寺被称为“香堂”,厨房被称为“香灶”,佛寺甚至被称为“塔伍德”
烧香时,一般都是三炷香,因为烧三炷香代表供养佛、法、僧。烧香时,将第一根插在中间,默念供佛,不惑不乱;第二根插在右侧,默念佛法,正不邪;插第三根左侧默念供养僧伽,清净无染。
烧香注意事项:
寺里有很多菩萨,如果愿意的话,可以一一供奉,如果时间不允许,只需在大雄宝殿前烧掉即可。步骤如下:
你可以自己买香,不能让别人付钱。
最好是自己生火烧香(三炷就够了,不用烧很多),面向正殿门口(现在为了防止火灾,大殿内一般不准烧香),双手轻持三炷香(男士左手在上,右手在下,女士反之) ,如果突然向上举起,燃烧的火焰会立即熄灭。切勿用嘴将其吹出。
上香时,人们先上香,然后祈祷。许多人手持大量香火,到处祭拜。寺庙里到处都飘着滚烫的香灰。一阵阵浓烟涂抹着人们的眼睛,以为香越高,心就越大,越真诚。这些都是对佛法无明的表现。实际上,三炷香足矣,可入炉供奉。 “万佛为一。” “炉”然后经过各个佛殿时,双手合十,三拜即可。佛教根本没有太多细节。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清净的心。
将香升至额头高度,闭目许愿;然后祈祷三遍。 (香的高度不得低于下身)
右转,面朝东(一般正殿的门朝南) ,按照步骤3许愿并鞠躬三下;然后面向南和北。
礼拜完毕后,即可将香插入香炉。注意:烧香应该用左手,因为右手是用来杀生的,左手比较平和。把它扔进香炉里。
进庙烧香意思是点燃自己的心香。点一盏灯,就是点亮自己的心灯。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,让你自己得到智慧等等。所以你可以烧一根树枝,可以烧两根树枝,最多可以烧三根树枝。不需要烧太多。进寺庙烧香可以自己带,也可以从外面买,不过一般大殿里都有香,可以直接用。如果经济条件允许,可以在功德箱里存一些功德钱。如果很难的话,你放心,菩萨我不会怪你的,你拜佛还是有功德的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